【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墨子》一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及其弟子的著作集,其中“兼爱”篇是其核心思想之一。墨子提倡“兼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互爱互利,反对儒家“有差等”的仁爱观念。本文将对《墨子·兼爱》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现代汉语翻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思想。
一、原文
兼爱
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之身若其身,视人之亲若其亲,是故盗贼亡有,而民无争讼。”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是以圣人之治天下也,不必以其所爱,而以其所利。是以天下之欲同,而不欲异;欲安,而不欲危。是以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正其身,然后正其人。”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是以天下之人皆欲善其身,而无恶其身者,是故君子务为善。”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是以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正其身,然后正其人。”
二、翻译
墨子说:“现在国家之间互相攻打,家族之间互相掠夺,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君主不忠诚,臣子不忠心,父亲不慈爱,儿子不孝顺,兄弟不和睦,这些都是天下的祸害。所有战争、篡夺、怨恨和仇恨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之间缺乏相互关爱。因此,一个仁德的人看待别人的家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看待别人的身体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看待别人的亲人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样一来,盗贼就不会出现,百姓之间也不会发生争斗。”
“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爱护他;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帮助他;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伤害他。因此,圣人治理天下时,并不是只依据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是依据对自己有利的人。所以天下的人希望一致,而不希望分歧;希望安定,而不希望危险。因此,圣人治理天下时,首先要端正自身,然后再去端正他人。”
“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爱护他;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帮助他;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伤害他。因此,天下的人们都希望自身得到好处,而没有人希望自身受到损害,所以君子应当致力于行善。”
“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爱护他;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帮助他;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伤害他。因此,圣人治理天下时,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然后才能端正他人。”
三、总结
《墨子·兼爱》篇集中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核心思想。墨子认为,社会的混乱和矛盾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唯有通过“兼爱”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安定。这种思想虽然在当时与儒家的“仁爱”理念有所冲突,但其强调的平等、互助和互利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墨子·兼爱》的原文与翻译,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墨子的思想体系,也能从中获得关于人际关系、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