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渡荆门送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及360)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渡荆门送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及360),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08:55:33

《渡荆门送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及360)】《渡荆门送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远行他乡时的复杂情感。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篇目之一。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峦随着平原的尽头而消失,江水流入广阔的荒原。

B. 山脉在平坦的田野中显得更加高耸,江水在荒野中奔腾不息。

C. 山峰渐渐隐没在广袤的平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

D. 山和水都随着旅途的结束而停止流动。

答案:C

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B. 夸张

C. 对偶

D. 比喻

答案:D

二、简答题

1. 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虽然诗人已离开家乡,踏上远行之路,但故乡的江水仿佛也带着不舍之情,陪伴他一路前行。这种拟人化的写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依依惜别之情。

2. 请简要概括本诗的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荆门、远赴楚地的旅程,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与诗人豪迈的情怀。

三、赏析题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比作飞天的镜子,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般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江面的美丽风光,营造出一种空灵、梦幻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想象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四、拓展延伸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无论走到哪里,故乡始终是心灵的港湾。就像水一样,虽然它默默无闻,却一直伴随着我们前行。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离别,但只要心中有家,就永远不会孤单。这种情感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也是诗歌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总结:

《渡荆门送别》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思乡之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在学习中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