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爱如茉莉》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理解内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亲情的温暖与美好,懂得珍惜家庭中的关爱与陪伴。
-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爱如茉莉”这一比喻的含义,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情厚意。
- 难点:
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感受真挚的情感,学会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茉莉花”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后,出示茉莉花的图片,介绍茉莉花洁白、清香的特点。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爱如茉莉》,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注意读音和节奏。
2. 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茉莉、悄然、温馨、依偎”等词语。
3.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 文中写了哪些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小事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为什么说“爱如茉莉”?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 小组合作讨论:
- 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父母关爱的细节,并说说它们为什么打动你。
- 引导学生体会“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藏在日常点滴之中。
3. 教师点拨:
- “爱如茉莉”是一种比喻,说明爱是纯洁的、细腻的、持久的。
- 茉莉虽不张扬,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正如父母的爱,默默无闻却温暖人心。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2. 写话练习:以“我眼中的爱”为题,写一段话,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感激之情。
3. 教师小结:爱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体会到它的美好。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爱如茉莉》,了解了爱的真谛,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一份感恩,多一份温暖。
2. 布置作业:
-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谢,可以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或一张卡片。
五、板书设计:
```
爱如茉莉
爱是……
(洁白、清香、细腻、温暖)
生活中的点滴
父母的关怀
感恩与珍惜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爱,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今后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鼓励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