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摔跤》课文原文及赏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富有生活气息、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其中《摔跤》便是这样一篇充满童趣与智慧的文章。这篇文章出自著名作家老舍之手,原为小说《小坡的生日》中的一段节选,经过改编后被收录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成为许多小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和人物描写的重要文本。
一、课文原文
(以下为课文节选)
“‘摔跤’是个好玩儿的事儿。我小时候就爱摔跤,摔得满身是泥也不怕。我跟小嘎子摔过,他可厉害了,我总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我学会了‘绊脚’,他就摔不倒我了。”
“有一天,我和小嘎子比赛摔跤。我一上去,他就用劲儿把我往地上按。我想:这不行,得想办法。我一边躲,一边想,忽然想起一个办法——我猛地一转身,把他甩了个趔趄。他一下子没站稳,摔倒了。”
“我高兴极了,赶紧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说:‘你输了!’小嘎子不服气,又站起来,说:‘再来一次!’”
“我们又摔了一次,这次我用了更巧妙的办法,终于赢了。小嘎子虽然输了,但他还是笑着说:‘你真行!’”
二、课文赏析
《摔跤》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孩子与同伴摔跤的过程,展现了孩子们之间那种天真活泼、互争胜负的童趣。文章虽短,但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有动作描写,也有心理活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活力的场景之中。
1. 人物形象鲜明
文中通过“我”与“小嘎子”的互动,刻画出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形象。“我”机智灵活,善于动脑;“小嘎子”则勇猛顽强,不甘示弱。两人之间的较量不仅是一场体力的比拼,更是一次智慧与策略的较量。
2. 语言生动,富有童趣
作者运用了大量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如“好玩儿的事儿”、“摔得满身是泥也不怕”等,使文章读来亲切自然,极具生活气息。这种语言风格非常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
3. 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文章虽篇幅不长,但情节发展有起有伏,从最初的失败到最终的胜利,展示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同时,文章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对挑战,要勇敢、机智,勇于尝试。
4. 体现传统文化与体育精神
摔跤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在文章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摔跤》这篇课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绪的变化。
-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增强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 写作拓展: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或改写故事,培养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 品德教育:通过分析人物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结语
《摔跤》不仅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更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失败中成长,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友谊。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这篇课文中汲取力量,学会勇敢、智慧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