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的试题在整体结构上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体现了语文教学中“以考促学”的理念。本文将从试卷的整体结构、题型分布、考查重点以及备考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为高中师生提供参考。
一、试卷结构概述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由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个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各部分题型分布合理,难度梯度适中,既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也注重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文阅读:逻辑清晰,注重理解
现代文阅读部分包括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2018年的论述类文本围绕“文化自信”展开,题目设置紧扣文本,强调信息筛选与逻辑推理能力。而文学类文本则选取了一篇散文,内容优美,情感真挚,考查学生对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的把握。
三、古代诗文阅读:夯实基础,突出积累
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两部分。文言文选材为《宋史·苏轼传》节选,内容涉及历史人物的生平与政绩,语言较为规范,有助于学生积累文言词汇与句式。古诗鉴赏则选取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情感表达及艺术手法的理解能力。
四、语言文字运用:灵活多样,贴近生活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内容涵盖词语使用、病句修改、语句衔接、图文转换等。题目设计贴近现实生活,如图表转述、语境补写等,旨在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写作:关注现实,引导思考
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给出了一段关于“创造未来”的材料,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进行立意写作。该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体现了新课标对写作能力的要求。
六、备考建议
1. 加强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诗词、成语、常见病句等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应通过反复练习加以巩固。
2.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多读经典文章,提高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能力,学会提炼主旨、分析结构。
3. 注重语言表达训练:写作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思维的体现,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4. 关注社会热点:作文题目往往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了解时事动态有助于提升立意高度。
结语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在命题思路、题型设计和内容选择上都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既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检验,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希望广大考生能够以此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