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题
1.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谁?他属于哪个诗歌流派?
答:作者是徐志摩,他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属于新月派。
2.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句中,“轻轻”一词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反复使用“轻轻”,营造出一种轻柔、静谧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也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克制。
3. 诗中提到的“金柳”、“青荇”、“星辉”等意象分别象征了什么?
答:
- “金柳”象征着夕阳下的美丽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 “青荇”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自由,也寄托了诗人对康桥生活的留恋。
- “星辉”象征着理想、希望和美好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情追忆。
二、理解与分析题
4. 请简要分析《再别康桥》的主题思想。
答:《再别康桥》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康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和青春的热爱与向往。
5. 诗中“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别离”比作“笙箫”,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那种低沉而悠远的情感氛围,增强了诗意的感染力。
6.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诗的理解。
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告别,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诗人用“轻轻”来形容自己的离开,既表现出他对康桥的不舍,也体现出他内心的平静与释然,是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
三、拓展与思考题
7.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表达了对康桥的深厚感情,如果你有机会去一次剑桥大学,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想法。
答:如果我有机会去剑桥大学,我会被那里的宁静与优雅所打动。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看到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仿佛能感受到徐志摩笔下那种诗意的氛围。我想,那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8. 有人说,《再别康桥》中的“康桥”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它还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爱情和青春的追求。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我认同这种说法。在诗中,“康桥”不仅是徐志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更是他青春岁月的见证。它承载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象征着他心中那份未曾放弃的理想与追求。因此,“康桥”在诗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既是现实的地点,也是情感与理想的寄托。
四、写作练习题
9. 请以“我心中的康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表达你对“康桥”的理解和感受。
(提示:可以从康桥的自然风光、文化氛围、个人想象等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阅读感悟进行创作。)
参考答案
1. 作者是徐志摩,属于新月派。
2. 反复使用“轻轻”,营造出轻柔、静谧的氛围,表现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体现情感的细腻与克制。
3.
- “金柳”象征夕阳下的美景和对往昔的怀念;
- “青荇”象征自然的生机与自由;
- “星辉”象征理想与美好回忆。
4. 主题是表达对康桥的眷恋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对自由、理想和青春的热爱。
5. 比喻,将“别离”比作“笙箫”,增强诗意的感染力。
6. 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告别,体现内心平静与释然,情感含蓄深沉。
7. 示例:如果我能去剑桥,我会被那里的宁静与优雅所打动,感受到诗意的氛围,仿佛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
8. 同意。“康桥”不仅是地点,也象征理想、爱情与青春的追求。
9. 略(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