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六进(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切实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法律六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法律六进”(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为抓手,构建覆盖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体系,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任务
1. 进机关: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定期组织专题法治讲座、案例分析会,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将法律知识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强化法治思维。
2. 进单位: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提升员工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能力。
3. 进乡村:依托村委会、乡镇司法所等基层力量,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重点普及《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依法维权能力。
4. 进社区:结合社区实际,通过设立法治宣传栏、举办法律咨询日、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增强居民法律意识,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5. 进学校:联合教育部门,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开展“法治副校长”制度,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6. 进企业: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治培训,普及合同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依法经营。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按照“六进”任务要求,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宣传活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对“法律六进”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 强化经费保障,合理安排普法宣传专项资金,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 注重宣传引导,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公众参与度。
4. 建立长效机制,将“法律六进”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核内容,推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五、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法律六进”工作,结合自身职能,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真正把法治精神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通过持续推进“法律六进”工作,不断夯实法治社会基础,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