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结转分步法例题】在成本会计中,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多步骤生产过程中各步骤成本的方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不同,平行结转分步法不将前一工序的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下一工序,而是将各步骤的费用直接归集到最终产品上。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步骤之间相互独立、中间产品不对外销售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进行说明。
一、案例背景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经过三个加工步骤完成。各步骤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如下:
- 第一步骤:
- 直接材料:5000元
- 直接人工:2000元
- 制造费用:1000元
- 第二步骤:
- 直接材料:3000元
- 直接人工:1500元
- 制造费用:800元
- 第三步骤:
- 直接材料:2000元
- 直接人工:1000元
- 制造费用:600元
假设该企业当月共完成100件产品,且各步骤的投入产出一致,即每一步骤均处理了100件产品。
二、计算过程
根据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原则,各步骤的成本应直接计入最终产品的总成本中,而不是先结转到下一个步骤。因此,我们可以将三个步骤的成本分别汇总,并按单位产品进行分摊。
1. 各步骤总成本计算
- 第一步骤总成本 = 5000 + 2000 + 1000 = 8000元
- 第二步骤总成本 = 3000 + 1500 + 800 = 5300元
- 第三步骤总成本 = 2000 + 1000 + 600 = 3600元
2. 总成本汇总
- 总成本 = 8000 + 5300 + 3600 = 16900元
3. 单位产品成本计算
- 单位产品成本 = 总成本 ÷ 完工产品数量 = 16900 ÷ 100 = 169元/件
三、结论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各步骤的成本是独立归集并直接计入最终产品的。这种方式简化了成本核算流程,尤其适用于各步骤之间联系不紧密、不需要中间产品转移的企业。
此外,这种方法也有助于更清晰地反映各步骤的实际耗费情况,便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
四、注意事项
1. 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中间产品不对外销售的情况。
2.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各步骤的投入产出比例是否一致。
3. 若各步骤的产量不一致,需按比例分配成本。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不仅掌握了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原理,还了解了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方式。希望对学习成本会计的同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