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一首示子侄原文赏析及翻译】《为学一首示子侄》是清代文学家彭端淑所作的一篇劝学短文,旨在鼓励后辈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文章虽短,但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一、原文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愚而钝者,非天之降才尔殊也,盖人之立志与否耳。
> 今夫不受于师,而自得于书,吾之志也。吾少也,尝好为文辞,每欲以笔墨追古人。然世之学者,或困于功名,或溺于利禄,鲜有能专精于学道者。
> 吾尝见人之学,或始勤而终惰,或初志高而末力衰。此皆非学之难,乃志之不坚也。
> 故曰:为学之道,贵在立志;立志之要,在于恒心。
二、内容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提出“天下事有难易乎?”这一问题,并以“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作为回答,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无论是做事情还是学习,关键在于是否去努力,而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
接着,作者以自身为例,说自己天资聪颖,却因缺乏坚持而未能成就大业。他指出,天赋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真正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志向和毅力。他批评那些只追求功名利禄、不愿潜心学问的人,认为他们失去了学习的本质。
文章最后总结:“为学之道,贵在立志;立志之要,在于恒心。”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核心思想,即学习不仅需要聪明才智,更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持久的努力。
三、白话翻译
世上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做,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人们的学习也有难易之分吗?只要认真去学,再难的事也能学会;如果不学,再简单的事也学不会。
我天资聪明,比别人高出许多;我才能敏捷,也比别人强。但如果不去用它,那就和愚笨的人没什么区别了。圣人的学问,最终被那些愚钝的人掌握,不是因为上天给予他们的才能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志向罢了。
现在我不愿依靠老师,而是希望通过读书来获得知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志向。我年轻时喜欢写文章,常常想用笔墨追随古人的脚步。然而,世上的求学者,有的被功名所困,有的沉溺于利益之中,很少有人能够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
我曾经看到一些人在学习上,开始很勤奋,后来却懈怠了;起初志向很高,后来却缺乏力量。这并不是学习本身困难,而是他们的志向不够坚定。
因此说:学习的道理,最重要的是立志;而立志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四、结语
《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劝学之作,语言朴实,道理深刻。它提醒我们,无论天赋高低,只要肯努力、有恒心,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对于今天的学子来说,这篇文章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