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哆来咪》_2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哆来咪》_2,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10:12:46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哆来咪》_2】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音乐活动是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次我设计并实施了大班音乐活动《哆来咪》,通过歌曲学习与节奏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音阶的魅力,同时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力和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哆来咪》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2. 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身体律动和拍手动作。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

- 《哆来咪》歌曲音频

- 音符卡片(do、re、mi等)

-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铃鼓)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以提问方式引入:“你们听过‘哆来咪’这首歌吗?它是什么样的声音?”随后播放歌曲片段,让幼儿初步感知旋律,鼓励他们用身体动作表达感受。

2. 学唱歌曲(10分钟)

分段教唱《哆来咪》,结合手势和表情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教师先示范,再引导幼儿跟唱,逐步掌握旋律。

3. 节奏练习(8分钟)

利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变化。同时出示音符卡片,引导幼儿将音符与对应的音高联系起来,增强听觉辨识能力。

4. 游戏互动(7分钟)

开展“音符找朋友”游戏,将音符卡片分发给幼儿,当听到相应音符时,迅速举起卡片并模仿该音高的发声方式,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布置小任务: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唱《哆来咪》,并尝试用身体发出“do、re、mi”的声音。

四、教学反思

本次《哆来咪》的教学活动整体效果较好,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中,尤其是在节奏练习和游戏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音乐感知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幼儿在节奏练习时反应较慢,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重复练习;此外,由于时间安排较为紧凑,个别环节略显仓促,影响了整体节奏的流畅性。

今后在设计类似音乐活动时,可以考虑增加更多互动性和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差异化的支持。同时,在教学语言上应更加生动活泼,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总的来说,《哆来咪》是一次成功的音乐教学实践,既丰富了幼儿的音乐体验,也为今后的音乐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