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是出自《晏子春秋》中的一篇经典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凭借智慧和机智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和自身人格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古代士人以理服人的思想境界。
一、文章内容概述
晏子奉齐王之命出使楚国,刚到楚国边境时,楚王故意让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小门,想让晏子从小门进去,以此来嘲笑他身材矮小。晏子拒绝进入,并说:“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进出。我今天是来拜访楚国的,难道楚国是狗国吗?”楚王无奈,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入。
后来,楚王设宴款待晏子,席间故意问:“齐国是不是没有人了?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晏子回答:“齐国都城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街上的人多得连衣袖都能遮住太阳,人们挥汗如雨,连车马都挤满了街道。怎么会没人呢?只是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是有标准的,贤者出使贤国,不肖者出使不肖国,我最不肖,所以被派来出使楚国。”楚王听后无言以对。
二、阅读理解题(附参考答案)
1. 晏子为什么拒绝从“狗门”进入?
参考答案:
晏子认为,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需要从狗洞进出,而他作为齐国的使者,代表的是齐国的尊严,不能接受这种侮辱性的待遇。他用“狗门”的比喻巧妙地反驳了楚王的羞辱。
2. 楚王为何要羞辱晏子?
参考答案:
楚王出于对齐国的轻视,以及对晏子个人形象的贬低,试图通过设置“狗门”和言语讽刺来显示楚国的强大和齐国的弱小,从而在外交上占据优势。
3. 晏子是如何回应楚王的“齐国无人”的说法的?
参考答案:
晏子没有直接否认,而是用夸张的描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人才济济,进而指出楚国如果真的强大,就不应该派出如此“不肖”的使者。这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巧妙地讽刺了楚国的无礼。
4.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晏子哪些品质?
参考答案:
文章表现了晏子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维护国家尊严的优秀品质。他不仅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刁难,还能在不失礼节的前提下捍卫国家的尊严。
5. 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从晏子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冷静思考、灵活应对,同时保持自信和尊严。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以理服人,以智取胜。
三、总结
《晏子使楚》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智慧的文章,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外交家的风采,也蕴含着深刻的处世之道。晏子以他的机智和胆识,成功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外交冲突的危机,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这篇文章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