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名称:抹香香
二、适用年龄: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抹香香”的含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香香。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感受使用香香带来的舒适与愉悦。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主动使用香香,如洗手后、换衣服后等。
四、活动准备:
- 各种香味的香香(如儿童专用润肤乳、护手霜、洗发水等)
- 小镜子若干
- 香香小瓶子或小罐子
- 洗手池、毛巾等清洁用品
- 图片或绘本《我是香香宝宝》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香香的小瓶子,问幼儿:“你们闻到什么味道?”引导幼儿说出“香香”、“好闻”等词语。
教师说:“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抹香香’,让自己变得更香香哦!”
2. 讲解环节(8分钟)
- 教师用图片或绘本讲述“抹香香”的故事,如:“小熊早上起床后,妈妈帮它擦了香香,小熊变得香香的,大家都很喜欢它。”
- 提问互动:“什么时候要抹香香?谁会帮你抹香香?”鼓励幼儿回答,如:“洗手后”、“换衣服后”、“睡觉前”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
-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香香:挤一点在手上,轻轻涂抹在手臂、脸部等部位。
-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协助并指导。
- 每位幼儿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是否“香香的”,增强自我意识。
4. 游戏环节(7分钟)
- 游戏名称:“找香香”
教师将香香瓶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幼儿寻找并带回给老师,找到最多的幼儿获得“香香小明星”贴纸。
- 游戏名称:“香香大比拼”
幼儿互相闻一闻彼此的“香香”,猜猜是谁的香香最香,激发兴趣和互动。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时候要抹香香,还知道了香香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舒服。”
- 鼓励幼儿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已经学会“抹香香”了。
六、活动延伸建议:
- 家园共育:发放“香香打卡表”,请家长每天帮助孩子记录是否“抹香香”,并在表格上贴上小星星。
- 区角活动:在美工区投放香香瓶、画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香香小瓶子”。
七、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感官体验(视觉、嗅觉、触觉)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抹香香”的知识。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操作机会,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八、注意事项:
- 所有使用的香香必须为儿童专用,避免刺激性气味。
- 活动过程中注意卫生,确保每位幼儿使用独立的毛巾和镜子。
- 对于对香味敏感的幼儿,可提供无香型产品或调整活动方式。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