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资产管理,规范采购流程,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确保资产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固定资产与办公用品采购管理规范》。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固定资产及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活动。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各部门在开展固定资产购置、更新以及办公用品采购过程中所涉及的招标、比价、采购、验收、登记和后续管理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电脑设备、打印机、办公家具、文具耗材、电子设备等各类物资。
二、采购原则
1. 公开透明原则:采购过程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信息对称,杜绝暗箱操作。
2. 经济合理原则: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3. 程序合规原则:采购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确保合法合规。
4. 责任明确原则:采购各环节需明确责任人,确保职责清晰,权责一致。
三、采购方式
根据采购金额、物资种类及紧急程度,采购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 公开招标:适用于单项采购金额较大或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应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或指定渠道进行公开招标。
2. 邀请招标:对于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邀请三家以上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3. 竞争性谈判:适用于采购需求不明确或市场供应有限的情况,可通过谈判确定最优方案。
4. 询价采购:适用于小额、常规性办公用品采购,可向多家供应商询价后择优选择。
5. 直接采购:对于应急物资或特定情况下,经审批后可由相关部门直接采购。
四、采购流程
1. 需求申报: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填写《采购申请表》,明确采购物品名称、数量、规格、用途及预算。
2. 审批流程:采购申请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并提交至采购管理部门备案。
3. 采购实施:采购管理部门根据审批结果组织采购工作,包括发布招标公告、接收投标文件、组织评审等。
4. 合同签订:采购完成后,须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5. 验收与入库:采购物品到货后,由使用部门与采购部门共同验收,确认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6. 财务结算:验收合格后,按合同约定支付款项,确保资金安全。
五、监督管理
1. 采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流程规范、资料完整。
2.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采购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监督,对违规采购行为可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六、附则
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采购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各部门应结合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通过本规范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