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伯与巨卿》是一篇出自中国古代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两位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与诚信的故事。文章虽短,但寓意深远,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真诚与义气。
原文如下:
> 元伯与巨卿为友。尝同游于学。巨卿先归,约曰:“吾当以明日来。”元伯曰:“诺。”巨卿果如期而至。后巨卿有疾,元伯闻之,即往省焉。巨卿曰:“吾病甚,恐不复起矣。”元伯曰:“吾与子约为死生之交,岂可因病而弃之?”遂留宿其家,昼夜侍疾。巨卿卒,元伯哭之恸,葬之以礼,终身不娶,以报其恩。
白话翻译:
元伯和巨卿是好朋友,曾经一起在学堂学习。有一次,巨卿先回家,约定说:“我明天再来。”元伯答应了。第二天,巨卿果然如约到来。后来,巨卿生病了,元伯听说后,立刻前去探望。巨卿说:“我的病很重,恐怕不能再起来了。”元伯说:“我和你立下生死之交的誓言,怎能因为生病就抛弃你呢?”于是留在巨卿家中,日夜照顾他。巨卿去世后,元伯悲痛欲绝,按照礼节安葬了他,并且一生不再娶妻,以此来报答他的情义。
赏析:
这篇短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两位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元伯不仅信守承诺,更在朋友病重时不离不弃,最终以一生的孤独来回报友情,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这种重情重义的价值观,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高尚的品德,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元伯与巨卿》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光辉。它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中,真正的友情弥足珍贵,而忠诚与担当更是人际交往中最宝贵的品质。读罢此文,令人感慨良多,不禁对古人那种纯粹的情感表达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