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古诗全文】《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出自《杜工部集》,是“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之一。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妇人被官吏强行征兵的事件,揭露了安史之乱期间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与社会的动荡不安。
一、诗歌原文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死堂前。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二、
《石壕吏》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诗人夜宿石壕村时,目睹官吏深夜抓丁的情景。老妇人面对官吏的逼迫,不得不让自己的儿子参军,而家中只剩下一个年幼的孙子和一个衣衫褴褛的儿媳。最终,老妇被带走,诗人只能与老翁告别。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三、表格对比分析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作者 | 杜甫(唐代) |
| 体裁 | 叙事诗、五言古诗 |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
| 主题思想 | 揭露战争对人民的压迫,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 人物形象 | 老妇:坚强、无奈;老翁:悲痛、无助;官吏:专横、冷酷 |
| 情感基调 | 悲凉、压抑、沉重 |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细节真实,叙事紧凑,情感真挚 |
| 历史意义 | 是反映唐中期社会现实的重要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历史批判性 |
四、结语
《石壕吏》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苦难的诗篇,更是杜甫“诗史”精神的体现。它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悲惨命运,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对人民疾苦的无限关怀。
以上就是【石壕吏古诗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