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成语息黥补劓的成语故事成语息黥补劓的意思成语

2025-10-14 01:03:39

问题描述:

成语息黥补劓的成语故事成语息黥补劓的意思成语,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01:03:39

成语息黥补劓的成语故事成语息黥补劓的意思成语】一、

成语“息黥补劓”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意是指古代对犯人施以黥刑(在脸上刺字)和劓刑(割去鼻子),后来用来比喻通过表面的修补来掩盖内在的缺陷或错误。这个成语常用于讽刺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息黥补劓”多用于批评某些人只做表面文章,不解决实质问题,例如企业只在广告上大肆宣传,却忽视产品质量;或者官员只关注形式上的政绩,而不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

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息黥补劓
出处 《庄子·大宗师》
原义 古代对罪犯施以黥刑(刺面)和劓刑(割鼻)后,再进行修补,象征表面修复但本质未改。
引申义 比喻只做表面修补,不解决根本问题;或指掩饰缺点,粉饰太平。
用法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行为,强调治标不治本。
近义词 掩耳盗铃、避重就轻、弄巧成拙
反义词 对症下药、彻底改革、根除弊端
典型例子 某公司为挽回声誉,仅在广告中道歉,却不改进产品,属“息黥补劓”之行。
现代应用 常用于政治、商业、教育等领域,形容缺乏实质改变的行为。

三、成语故事简述

“息黥补劓”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原文讲的是一个名叫“子舆”的人,他因身体残疾而痛苦不堪,后来有人劝他接受命运,认为即使身体残缺,只要内心安适,也是一种解脱。这其实是庄子主张“顺应自然”的思想体现。

虽然故事中并未直接提到“息黥补劓”,但这一成语正是从这种“修补外在、忽略内在”的观念中引申而来,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表面、不顾实质的做法。

四、结语

“息黥补劓”作为一个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处理上,而应深入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以上就是【成语息黥补劓的成语故事成语息黥补劓的意思成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