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号驱逐舰】“平海号驱逐舰”是中国近代海军历史上的一艘重要战舰,其历史背景和服役经历反映了当时中国海军的发展与困境。以下是对该舰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平海号”是中华民国时期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一艘驱逐舰,属于“平海级”驱逐舰的首舰。该舰于1930年下水,1932年正式服役,是当时中国海军中较为先进的水面舰艇之一。其设计参考了英国的“利安德级”轻型护卫舰,具备一定的防空和反潜能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平海号”参与了多次对日作战行动,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由于战事激烈,舰体受损严重,最终在1941年被日军击沉于广东虎门附近海域。尽管其服役时间不长,但“平海号”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仍占有一定地位。
二、平海号驱逐舰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舰名 | 平海号驱逐舰 |
级别 | 平海级驱逐舰(首舰) |
建造单位 | 江南造船厂(中华民国时期) |
下水时间 | 1930年 |
服役时间 | 1932年 |
舰体尺寸 | 长约95米,宽约10米 |
排水量 | 约1,400吨(标准排水量) |
动力系统 | 柴油机推进,航速约28节 |
武器配置 | 主炮:1门120毫米舰炮;副炮:多门76毫米及20毫米高射炮 |
人员编制 | 约200人 |
服役历史 |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于长江及华南海域 |
沉没时间 | 1941年 |
沉没地点 | 广东虎门附近海域 |
历史意义 | 代表民国时期中国海军现代化尝试的一部分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平海号”虽未能在战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其建造和使用过程体现了当时中国在军事技术上的努力与局限。它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了解近代中国海军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上就是【平海号驱逐舰】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