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成语意思】“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得到某种好处后,情绪过于兴奋,表现得非常高兴甚至有些失态,忘记了自己应有的态度和分寸。这个成语带有贬义,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成功之后失去理智、行为失控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衍虽为清谈之宗,然性多忌,好以虚诞为高,遂至得意忘形。” |
释义 | 在得意时失去常态,举止失措。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得意洋洋、忘形之喜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稳重持守、戒骄戒躁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工作场合:某员工因获得晋升而欣喜若狂,不仅在会议上大肆炫耀,还对同事出言不逊。
2. 学习生活:学生考试成绩优异,却因此自满,不再努力,最终成绩下滑。
3. 人际关系:朋友间因一时成功而态度傲慢,导致关系破裂。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得意忘形”源于古代文人对人性弱点的观察与反思。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成功之后不能保持冷静,就容易走向失败。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理念,强调做人要谦虚有度,不可因一时的成功而迷失自我。
四、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时应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因过度兴奋而做出不当行为。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引以为戒。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得意忘形的成语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