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考行测:行程问题(mdash及及mdash及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及平均)】引发关注。在国考行测中,行程问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应用。其中,“等距离平均速度”是一个高频考点,掌握其公式和解题技巧对于提高答题效率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等距离平均速度?
等距离平均速度指的是在相同距离的两段路程中,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例如:从A地到B地,前半段路程用速度v₁,后半段路程用速度v₂,那么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就是等距离平均速度。
二、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设总路程为2s(即前后各s),则:
- 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为:t₁ = s / v₁
- 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为:t₂ = s / v₂
- 总时间为:t = t₁ + t₂ = s/v₁ + s/v₂
- 总路程为:2s
- 所以平均速度为:
$$
\text{平均速度} = \frac{2s}{s/v₁ + s/v₂} = \frac{2}{1/v₁ + 1/v₂} = \frac{2v₁v₂}{v₁ + v₂}
$$
三、常见误区
很多考生容易将平均速度误认为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即(v₁ + v₂)/2,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上述的调和平均公式。
四、总结表格
概念 | 定义 | 公式 | 注意事项 |
等距离平均速度 | 在相同距离的两段路程中,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平均速度 | $ \frac{2v₁v₂}{v₁ + v₂} $ | 不等于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
总路程 | 前后各一段相等距离 | 2s | s为任意正数 |
平均速度计算 | 时间加权平均 | $ \frac{2}{\frac{1}{v₁} + \frac{1}{v₂}} $ | 应用时需注意单位统一 |
五、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 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前半程速度为60 km/h,后半程速度为40 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析:
根据公式:
$$
\text{平均速度} = \frac{2 \times 60 \times 40}{60 + 40} = \frac{4800}{100} = 48 \text{ km/h}
$$
答案: 48 km/h
通过掌握等距离平均速度的公式和应用方法,可以快速解决相关题目,提升行测中的应试能力。建议多做类似练习题,加深理解并熟练运用。
以上就是【国考行测:行程问题(mdash及及mdash及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及平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