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及同步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及同步教案),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1:38:28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及同步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了解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掌握“盛唐气象”的基本内涵。

- 理解唐代社会繁荣的表现,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文化成就等方面。

-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归纳历史特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史料分析、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盛唐气象”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唐代开放包容、繁荣昌盛的社会风貌,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表现。

- 难点:理解“盛唐气象”背后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教材内容整理。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唐代的基本历史概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唐代长安城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你印象中的大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盛世’是唐朝的代名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讲授(25分钟)

(1)政治清明,制度完善

介绍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如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讲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背景与意义,强调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制度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2)经济繁荣,农业发达

通过图表展示唐代粮食产量、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等情况,说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如何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3)文化兴盛,中外交流

介绍唐代诗歌、书法、绘画、佛教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如李白、杜甫、颜真卿、吴道子等代表人物;同时讲述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4)民族融合,边疆稳定

讲解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如与吐蕃、突厥、南诏等的交往,体现唐朝“和而不同”的民族政策。

3.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盛唐气象”展开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派代表汇报成果。

4.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盛唐气象”不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更是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历史。

5. 布置作业(5分钟)

- 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 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盛唐》,结合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

```

盛唐气象

├─ 政治清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 文化兴盛:诗歌、书法、绘画、宗教艺术

└─ 民族融合:边疆稳定、中外交流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较好地理解“盛唐气象”的内涵。但在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部分知识点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教学实际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