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4页)】一、活动名称:
《我是守法小公民》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和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增强法制观念。
三、活动准备:
- 教学PPT(包含简单的法律图标、交通规则图片等)
- 安全教育视频(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
- 小红花贴纸、奖状等奖励物品
- 情景模拟道具(如红绿灯模型、电话玩具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简单解释:“法律就像是我们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安全、更公平。”
第二环节:认识法律与安全(10分钟)
1. 展示PPT中的法律图标,如“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红绿灯”等,引导幼儿识别并说出含义。
2. 观看一段简短的安全教育视频,内容包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要拨打110等。
3. 教师讲解视频中出现的安全知识,并用简单语言进行总结。
第三环节:情景模拟游戏(15分钟)
教师设计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场景,如:
- 场景一:放学时看到一个陌生人在门口等你,你会怎么做?
- 场景二:在幼儿园里发现有人打架,你应该怎样做?
- 场景三:过马路时没有红绿灯,应该怎么做?
请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小朋友进行评价,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四环节:巩固与延伸(10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安全儿歌》,如:
“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道。”
“遇到困难别慌张,及时找老师帮忙。”
2. 发放“我是守法小公民”小卡片,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小任务,比如:“今天我有没有遵守交通规则?”
五、活动评价:
1. 幼儿能正确识别常见的安全标志。
2. 幼儿能在情境中表现出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方法。
3. 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互动性强,气氛活跃。
六、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观看安全教育类动画片,或参与社区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法治意识和安全观念。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3-4岁的小班幼儿,内容贴近生活,形式多样,旨在通过趣味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法制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