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措施一览表】为进一步加强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学院治理能力和廉洁自律水平,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现对学院在日常管理、教学科研、财务报销、人事招聘等关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系统排查,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一、廉政风险点排查情况
1. 财务审批与报销环节
在日常经费使用、项目资金管理、差旅费报销等过程中,存在审批流程不严、票据审核不细、资金流向不透明等问题,可能导致违规使用资金或挪用公款的风险。
2. 招生与考试管理
在研究生招生、本科生推免、课程考核等环节中,若缺乏有效监督,可能存在人情关系干预、评分不公、信息泄露等廉政风险。
3. 人事招聘与职称评审
在教师引进、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工作中,若缺乏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易出现“打招呼”“走后门”等现象,影响公平公正。
4. 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
在科研立项、经费使用、成果验收等过程中,可能存在虚假申报、重复立项、经费滥用等行为,影响科研工作的严肃性和学术诚信。
5. 物资采购与资产管理
在办公设备、教学用品、实验器材等采购过程中,若缺乏规范的招标程序和监管机制,容易产生利益输送、价格虚高等问题。
二、防控措施建议
1.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流程规范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招生考试制度、人事招聘制度、科研管理规定等,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加强监督与审计力度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专项检查,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3. 推进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
通过学院官网、公告栏、会议通报等方式,及时公开招生政策、职称评审结果、项目经费使用等情况,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 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定期组织党风廉政专题学习、警示教育、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廉洁意识和纪律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5. 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对于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处理,形成震慑效应。同时,落实“一岗双责”,将廉政建设纳入干部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
三、结语
廉政风险防控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院上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通过本次风险排查和防控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