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6:20:15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在柏林》

在柏林,有一座古老的钟楼。它高高地耸立在城市的中心,每当钟声响起,整个城市都会随之震动。钟楼的旁边是一条安静的小巷,巷子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妇人。

老妇人每天都会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望着远处的钟楼出神。她的身边常常坐着一个孩子,是她的孙子。孩子总是问她:“奶奶,你为什么天天看那座钟楼?”

老妇人微笑着说:“因为那是我年轻时最爱的地方。”

有一天,一个外国游客来到这里,他站在钟楼下,仰望着那高大的建筑,感叹道:“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老妇人听后,轻轻叹了口气:“是啊,可是现在,它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游客不解地问:“为什么?”

老妇人说:“因为时间改变了太多东西。我曾经在这里生活,这里有我的朋友,有我的家。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游客沉默了。他看着老妇人和孩子,仿佛明白了什么。

从那天起,游客每次经过钟楼,都会停下脚步,静静地站一会儿,像是在倾听一段遥远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描写钟楼和老妇人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 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珍惜当下。

-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老妇人对钟楼的情感,体会时间带来的变化。

- 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文中蕴含的深意,理解“时间改变一切”的主题。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括钟楼图片、课文朗读音频)

- 教学挂图或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柏林钟楼的图片,提问:

>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钟楼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习兴趣。

接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在柏林’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4.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要人物是谁?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

- 介绍钟楼和老妇人。

- 老妇人与孙子的对话。

- 第三段:游客的到来与老妇人的感慨。

- 第四段:游客的反应与结尾。

2. 引导学生分析:

- 老妇人为什么每天看钟楼?

- 她为什么说“时间改变了太多东西”?

- 游客为什么停下来听故事?

3. 小组讨论:你认为“时间改变一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 你有没有经历过“时间改变一切”的事情?

- 你最怀念的是什么?为什么?

2. 鼓励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地方或一个人。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布置作业:

- 抄写课文优美语句。

-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最难忘的一处风景》。

六、板书设计

```

在柏林

钟楼 —— 老妇人 —— 孩子 —— 游客

时间改变一切

珍惜当下

```

七、教学反思(教师使用)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多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

如需配套PPT课件或练习题,可继续告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