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沉醉东风渔父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沉醉东风·渔父》是元代著名文学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属于“曲”这一文体。这首作品以渔父为题材,描绘了隐逸山林、远离尘世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一、原文
> 沉醉东风·渔父
> 白朴
>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 败荷折柳,残霞映水,斜阳满舟。
> 道是烟波万顷,怎知他不是人间?
> 看破了世态炎凉,懒把功名挂心头。
> 没来由,无事闲游,钓得鱼儿满篓。
二、翻译
黄芦岸边,白蘋飘荡;绿杨垂柳,红蓼丛生。
枯荷折断,柳条轻摇;残余的晚霞映照水面,夕阳洒满小舟。
说是烟波浩渺的江湖,谁又知道它是不是人间?
看透了人情冷暖,不再将功名挂在心上。
没有缘由,无事闲游,钓起一条条鱼儿,装满鱼篓。
三、赏析
这首曲子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渔父生活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意境悠远:开篇描写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之情。
2. 情感深沉:后几句转入对人生与功名的思考,“看破了世态炎凉,懒把功名挂心头”表现出作者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3. 语言简练:全曲语言朴素自然,节奏流畅,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体现了元曲的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参考)
1. 这首曲子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色?
答:曲中描绘了黄芦岸、白蘋、绿杨堤、红蓼滩等自然景象,呈现出一派清幽、宁静的江南水乡风光。
2. “道是烟波万顷,怎知他不是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认为虽然看似烟波浩渺的江湖,却未必是真正的净土。
3.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渔父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
答:作者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
五、总结
白朴的《沉醉东风·渔父》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篇寄托情怀、表达人生哲思的优秀散曲。它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元代文人普遍存在的隐逸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