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让道】北宋年间,文坛巨匠苏东坡因直言进谏,屡遭贬谪。他一生宦海浮沉,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汴京到黄州,再到惠州、儋州,每到一处,都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与传奇故事。
在一次南下途中,苏东坡一行人途经一座小镇,正值正午时分,烈日当空。他骑着一匹瘦马,身后跟着几个随从,衣衫虽旧,却掩不住一身书卷气。镇上百姓听说是“东坡先生”来访,纷纷出来围观,有人还特意拿出酒菜相迎,以表敬意。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城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当地一位权贵正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从另一条路赶来,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仪仗巡游。这位权贵自恃身份,不愿让路,甚至扬言:“官道本就该我走,他一个贬官,凭什么占道?”
苏东坡听闻,微微一笑,并未争执,反而对随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让道。”说罢,便招呼众人退至路边,避让权贵的队伍。
这一幕被围观的百姓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感慨:这苏学士,虽身处逆境,却依旧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真是名不虚传。
后来,此事传入京城,有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苏东坡太过软弱。但苏东坡却在一封家书中写道:“让道者,非怯也,乃智也。世事如棋局,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的这句话,后来成为后人传颂的名言,也体现了他一贯的处世态度——不争一时之长短,而求长远之安宁。
苏东坡的一生,正是这样一次次“让道”的过程。他让出了仕途的荣耀,却赢得了人心;让出了眼前的风光,却成就了千年的风骨。
“苏东坡让道”,不只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种超越时代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