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雪亮工程建设方案】为全面提升xx县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xx县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各类治安案件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的治安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治理的需求。为此,xx县决定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覆盖全县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切实提升公安机关的预警、处置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二、建设目标
1. 全面覆盖: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要道路等关键节点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确保无死角、无盲区。
2. 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公安、交通、城管、教育、医疗等多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3. 智能应用: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视频监控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人脸识别、行为识别、异常报警等功能。
4. 高效运维:建立健全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机制,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升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建设内容
1. 前端设备建设
在城乡主要道路、交通枢纽、学校、医院、集贸市场、重点企业、居民小区等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配备红外夜视、智能识别等功能,确保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2. 传输网络建设
建设高速、稳定的视频传输网络,采用光纤、5G等技术手段,保障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存储,提高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
3. 平台系统建设
搭建统一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县视频资源的集中管理、调度和分析,支持多级联动、远程指挥、应急响应等功能。
4. 数据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加密传输、备份恢复等机制,确保视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四、实施步骤
1. 前期调研与规划阶段(2025年1月-2025年3月)
开展实地调研,明确建设范围、重点区域及技术标准,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2. 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2025年4月-2025年9月)
完成前端设备的招标、采购和安装调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3. 系统集成与测试阶段(2025年10月-2025年12月)
完成平台系统集成、数据对接和功能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 试运行与优化阶段(2026年1月-2026年6月)
开展系统试运行,收集各方反馈,持续优化功能和性能。
五、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成立由县政府牵头的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 资金保障
将“雪亮工程”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3. 人才保障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培训力度,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项目监督和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与效果。
六、预期成效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xx县将构建起一个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视频监控体系,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建设平安xx、法治xx提供坚实保障。
七、结语
“雪亮工程”是新时代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xx县将以此次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科技强警战略,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