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富贵不能淫》作为《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不仅语言凝练、思想深刻,更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要考点。本文将围绕“专题22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篇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思路。
一、文章背景与主旨
《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大丈夫”的标准。孟子通过与景春的对话,指出真正的“大丈夫”应具备坚定的道德操守,不为外物所动,不因富贵而改变志向。文中强调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表达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二、近三年中考真题回顾
1. 2019年:考查了文言实词“淫”、“移”、“屈”的含义,并要求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意义。
2. 2020年:重点考察了句子翻译能力,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的准确翻译。
3. 2021年:题目侧重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求考生结合现实,谈谈对“大丈夫”精神的认识。
三、常见考点分析
1. 文言实词与虚词
- “淫”:使……迷惑;“移”:改变;“屈”:使……屈服。
- “焉”、“也”等语气词的用法。
2. 句子翻译
高频句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必考内容,需准确掌握其含义与表达方式。
3. 主旨理解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把握作者通过此文传达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对“大丈夫”人格的理解。
四、备考建议
1. 积累文言词汇
建议整理《富贵不能淫》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并结合例句进行记忆。
2. 强化翻译训练
多做文言句子翻译练习,注重语义通顺、语法正确,避免直译导致误解。
3.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反复阅读原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培养逻辑思维与归纳能力。
4. 关注现实联系
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大丈夫”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有助于提升答题深度与广度。
五、结语
《富贵不能淫》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思想性文章。通过对近三年中考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命题趋势越来越重视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积累、勤于思考,真正掌握这篇经典文言文的精髓,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