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无尽,望断天涯路。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明月高楼,独倚栏杆处。梦到江南,还忆旧时路。
这首《苏幕遮》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虽未署名,但后世多认为出自他手。全词以秋景起兴,写尽离愁别绪,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被誉为宋词中抒情写景的经典之作。
词的开篇“碧云天,黄叶地”,描绘出一幅秋日黄昏的壮阔画面:天空湛蓝如洗,落叶铺满大地,天地间一片金黄与苍茫交织。接着,“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进一步渲染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水面上浮动着淡淡的薄雾,更添几分清冷与孤寂。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无尽,望断天涯路。”这一句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山高路远,烟水茫茫,仿佛连视线都被阻隔,唯有无尽的相思在心头翻涌。
下阕转入抒情,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为转折点,将外在的景物描写转为内心的痛苦与忧伤。饮酒本为解愁,却反被愁绪所困,泪水化作相思之泪,情感层层递进,令人动容。
“明月高楼,独倚栏杆处。”这里勾勒出一个孤独的身影,在高楼上独自凭栏远望,明月高悬,更显寂寞。最后“梦到江南,还忆旧时路。”则点明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交织,回忆往昔,思绪万千,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范仲淹作为文人兼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与人生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词,更是一首寄托情怀、表达思念的佳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