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活动》主题班会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特开展本次以“学雷锋活动”为主题的班会课。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学习雷锋事迹,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
2.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热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 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三、活动时间:
2025年3月5日(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
XX中学X年级X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班学生、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
六、活动准备:
1. 收集雷锋生平事迹资料、相关图片、视频素材;
2. 准备主题班会PPT;
3. 设计互动环节及讨论题目;
4. 提前布置教室,营造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 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 播放一段关于雷锋的短片或朗诵雷锋日记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 雷锋故事分享(10分钟)
- 学生代表讲述雷锋的感人故事,如“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等;
- 结合图片展示雷锋在不同岗位上的奉献精神。
3. 讨论与交流(15分钟)
- 分组讨论:你认为雷锋精神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4. 实践行动倡议(10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
- 发起“我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倡议活动,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5. 总结提升(5分钟)
-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撰写“我的学雷锋日记”,记录自己每天帮助他人的小事情;
2. 在班级设立“学雷锋”角,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好人好事;
3. 组织一次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帮助低年级同学等。
九、注意事项:
1. 班会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教师要适时引导,避免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3.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温暖与力量。
十、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雷锋精神,并鼓励他们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今后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持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新时代好少年。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与结构,确保符合低识别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