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六年级语文上册《轮椅上的霍金》公开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轮椅上的霍金》公开课教学设计,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1:21:46

六年级语文上册《轮椅上的霍金》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轮椅上的霍金》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身体严重残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科学研究、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杰出贡献的故事。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细节,展现了霍金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感受他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品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霍金身残志坚、勇于探索的精神。

- 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追求理想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霍金面对身体残疾仍坚持科学研究的精神。

- 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如霍金演讲片段)。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霍金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霍金的照片或视频片段,提问:“你认识这位科学家吗?他在哪些方面有突出成就?”

-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霍金的初步印象,激发兴趣。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霍金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地方?

-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段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霍金身体状况和精神品质的关键语句。

- 如:“他只能用两个手指头操作电脑”“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但充满力量”等句子。

- 组织小组讨论:这些描写体现了霍金怎样的性格特点?

4. 深入探究(15分钟)

- 提问引导:霍金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 教师总结:霍金的成功不仅源于他的聪明才智,更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播放霍金的演讲片段,让学生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联系霍金的精神进行反思。

6. 总结升华(5分钟)

- 教师总结:霍金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用智慧和毅力创造了奇迹。我们要学习他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 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题目为《我心中的霍金》。

六、板书设计

```

轮椅上的霍金

身体残疾 → 不屈精神

科学探索 → 巨大贡献

坚强意志 → 永不放弃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走进霍金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的培养,使课堂更具实效性与感染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