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肩墙技术交底书】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护肩墙施工工程,主要用于保护路基边坡稳定,防止雨水冲刷及土体滑动。护肩墙结构形式为重力式挡土墙,设计高度根据现场地形确定,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基础埋深不小于0.8米,墙身宽度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 水泥: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前需提供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 砂石料:采用中粗砂和碎石,粒径不超过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2%。
- 钢筋:HRB400级钢筋,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锈蚀、油污等缺陷。
- 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表面平整、无变形,支撑系统牢固可靠。
2. 施工设备
-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运输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已进场并调试完毕。
- 施工人员已完成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具备上岗资格。
三、施工工艺流程
1. 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定位放线,标出护肩墙的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控制点,确保位置准确。
2. 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机械开挖配合人工修整,严禁超挖。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换填处理。
3. 基础施工
- 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0cm,浇筑前清理基底杂物,确保密实度。
- 基础钢筋绑扎按设计图纸进行,钢筋间距、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 模板安装牢固,接缝严密,防止漏浆。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振捣,确保密实。
4. 墙体施工
- 墙身钢筋绑扎应与基础连接牢固,预留伸缩缝位置。
- 模板支设应稳固,防止跑模、胀模。
- 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进行,每段长度不宜超过6m,振捣充分,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5. 养护与拆模
-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 拆模时应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避免损伤混凝土表面。
四、质量控制要点
1. 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试验配比执行,保证强度和耐久性。
2. 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 伸缩缝设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缝宽一致,填塞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手套等劳保用品。
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3. 施工区域应设置围挡,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工地应保持整洁,废料及时清理,做到工完料清。
六、环保措施
1.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噪音污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作业。
2. 混凝土搅拌站应设置防尘设施,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放。
3. 施工垃圾应分类堆放,统一清运,严禁随意丢弃。
七、技术交底记录
本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参与人员包括施工员、质检员、班组长及相关施工人员。交底内容已详细说明,所有人员均已签字确认。
交底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日期:
注:本交底书仅作为施工指导文件,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现场情况灵活调整,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