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
本课为“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节,主要围绕“多位数的加减法”展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三位数以内的加减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能够正确进行竖式计算,注意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三位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
- 难点:进位和退位的正确处理,特别是在连续进位或退位时的计算步骤。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片、黑板、粉笔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课题:“小明去超市买了一支笔,价格是128元,还买了一个书包,价格是267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数的和,引出“三位数加法”的概念。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步骤,边讲边写,强调以下几点:
- 相同数位对齐;
- 从个位开始计算;
- 进位要标记清楚,避免遗漏。
例如:
```
128
+ 267
------
395
```
3. 巩固练习(15分钟)
设计几道典型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如:
- 345 + 129 = ?
- 672 - 238 = ?
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组计算题,并派代表上台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适时点评,强调正确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加减法的关键点:
- 数位对齐;
- 从个位开始计算;
- 注意进位和退位。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
128
+ 267
-------
395
```
(加法竖式示例)
```
672
- 238
-------
434
```
(减法竖式示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课堂效率。但部分学生在连续进位或退位时仍存在计算错误,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
八、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35页的练习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备注: 本教案依据“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编写,结合教学实际,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