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教学时间】2025年4月5日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授课教师】李老师
【教学内容】《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讲解
一、导入新课
李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段沉痛的历史,了解一座曾经辉煌无比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你们知道圆明园在哪里吗?它又为什么会被毁灭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在北京市,有的说是清朝皇帝的宫殿,还有的说听说过“火烧圆明园”的故事。李老师点头肯定,并播放了一段关于圆明园的视频片段,展示其昔日的辉煌景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播放完视频后,李老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并提出问题:“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圆明园过去是什么样子?后来发生了什么?”
学生阅读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说:“圆明园非常大,有很多建筑和珍宝。”还有同学提到:“圆明园被烧毁了,是因为外国侵略者。”
李老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结构,指出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讲述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后半部分描述其被毁灭的过程及带来的教训。
三、深入分析,体会情感
接下来,李老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在学习“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句时,李老师问:“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一位学生回答:“我感觉圆明园很珍贵,也很伟大。”
在讨论“侵略者闯进圆明园,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段话时,李老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侵略者太可恶了!”一名学生激动地说。“他们不仅抢走了东西,还毁掉了我们国家的文物,真是太不公平了!”
李老师点头表示赞同,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会怎么做?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李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回家后查找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资料,或者观看相关的纪录片,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同时,李老师也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圆明园》,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五、总结提升
最后,李老师总结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它提醒我们,国家的强大才能保护我们的文化与尊严。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教室,但心中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情感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增强了民族责任感。今后,可以更多地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