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渔家傲·秋思》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词的基本常识。
- 通过诵读和赏析,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 学会运用意象分析法解读诗词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
- 借助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边塞风光和将士情怀的感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句的意境及情感表达。
- 难点:体会“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深沉乡愁与“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壮志难酬之间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关背景资料、音频朗读材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边塞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对‘边塞诗’有哪些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朗读,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如“浊酒”、“羌管”、“人不寐”等。
3. 品读赏析(20分钟)
- 分组讨论:找出词中的意象,如“千嶂”、“长烟”、“孤城”、“羌管”等,并分析其作用。
-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深层含义。
- 结合历史背景,探讨词中体现的战争与思乡主题。
4. 情感升华(10分钟)
-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家国情怀”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 鼓励学生用现代语言改写词中某一句,感受古文之美。
5. 总结提升(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词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渔家傲·秋思”中情感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意象:千嶂、长烟、孤城、羌管
情感:思乡、忧国、无奈
主题:边塞生活与家国情怀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深入理解词作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