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件:《勺子里的哈哈镜》

2025-07-15 07:30:54

问题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件:《勺子里的哈哈镜》,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5 07:30:54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件:《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了解镜子的反射原理。

2.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不同形状的镜子(如圆形、椭圆形、凹面、凸面)

- 小勺子若干(建议使用不锈钢材质)

- 镜子图片或实物

- 白板、白板笔

- 幼儿操作材料包(含小镜子、纸张、彩笔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一个小小的勺子,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勺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引导幼儿观察勺子的表面,并鼓励他们用手指轻轻触摸。接着,教师说:“其实,这个勺子就像一面神奇的小镜子,它能照出我们的脸,还能把我们变‘怪’哦!”

2. 探索与发现: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勺子。教师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分别照自己的脸,观察有什么不同。比如:

- 当用勺子的凹面照时,脸看起来是“缩小”的;

- 当用勺子的凸面照时,脸看起来是“放大”的。

教师可以配合简单的语言解释:“这是因为勺子的表面像镜子一样会反射光线,不同的形状会让我们的影子变大或变小。”

3. 实践操作:

让幼儿尝试用勺子“照”自己和同伴的脸,互相观察对方的变化。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如:“我看到我的鼻子变大了!”、“我的眼睛变小了!”

4. 延伸讨论:

教师提问:“除了勺子,你还见过哪些会‘变形’的镜子?它们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常见的镜子,如汽车后视镜、哈哈镜等,并简单介绍这些镜子的作用。

5.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发现,勺子也可以变成一面‘哈哈镜’,因为它有弯曲的表面,能够反射出不同的影像。原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科学角投放不同形状的镜子,供幼儿自由探索。

- 组织一次“找镜子”游戏,让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各种镜子并记录。

- 利用绘画或手工活动,制作“自己的哈哈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勺子”为切入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观察,幼儿能够初步理解镜子的反射原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点,如光的折射、平面镜与曲面镜的区别等,帮助幼儿建立更系统的科学认知。

温馨提示:

本课件内容为原创设计,适合幼儿园中班儿童使用,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活动时间和内容安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