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图写话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能够理解画面内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画中的事物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看—想—说—写”的写作步骤,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并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出来。
- 难点:帮助学生在没有文字提示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一段连贯的书面表达。
三、教学准备:
- 图片若干(如:小明在公园里放风筝、小猫在树上、小朋友在教室里读书等)
- 黑板、粉笔
- 写话本或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如:小明在公园里放风筝),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如“小明在放风筝”、“天空中有风筝”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观察图片(10分钟)
教师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 图中有哪些人物?
- 他们在做什么?
- 图中有什么景物?
-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逐项观察,鼓励他们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如:“小明在公园里放风筝。”“风筝是红色的。”
3. 想象与表达(10分钟)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例如:
- 小明为什么放风筝?
- 风筝飞得高不高?
- 他是不是很开心?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内容和想象的情节连起来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写话训练(15分钟)
让学生在写话本上写下自己看到的画面,要求:
- 语句通顺
- 用词准确
- 不写错别字
- 可以加上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
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写话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进行简单评价,如“他说得清楚,句子完整”,“可以再加一点细节”。
五、作业布置:
回家后,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观察并写一段话,下节课带来分享。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提升写话的丰富性和条理性。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适合初学者进行基础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