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历史必修二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演变、殖民扩张、全球化进程等内容展开。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以下是一份系统、全面的复习提纲,便于大家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1.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基础,以小农经济为主。
- 土地制度:井田制 → 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租佃制等)。
- 农具改进:铁器、牛耕的推广。
2. 手工业的发展
-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并存。
- 纺织业、冶铁业、陶瓷业是主要行业。
- 技术进步:如纺织技术的革新、瓷器的烧制工艺。
3. 商业的兴衰
- 商业活动受政策影响较大,如“重农抑商”政策。
- 城市商业发展:唐宋时期商业繁荣,出现“市”、“坊”的划分。
- 货币流通:从实物交换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出现(如北宋交子)。
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
1. 鸦片战争后的经济变化
- 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起步
- 主张“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 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等。
- 局限性:未能改变封建制度,未实现真正的工业化。
3.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有所发展,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制。
- 辛亥革命后一度迎来短暂春天。
- 民族资本家代表人物:张謇、荣氏兄弟等。
三、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1.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
- 时间: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
-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 影响:生产力飞跃,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2.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倡导自由贸易。
- 殖民扩张: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殖民地。
- 经济危机:如1929年大萧条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格局变化
-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时期经济分化。
-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盟成立。
- 发展中国家寻求独立发展道路,如“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四、全球化与区域合作
1.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 20世纪末以来,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
- WTO、IMF等国际组织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2.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 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 区域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市场整合和经济发展。
3. 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 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入WTO,积极参与全球贸易。
-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合作与互联互通。
五、总结与重点提示
- 把握主线: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变革推动社会变迁。
- 关注时间线:按时间顺序梳理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 对比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路径差异。
- 联系现实:思考历史经验对当今经济发展的启示。
通过本提纲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构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提升综合分析能力,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理解现在与展望未来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