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当时他已年过花甲,身处临安(今杭州),在一场春雨过后,他独自漫步于街头巷尾,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对人生、仕途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刻感慨。
一、原文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二、译文
近年来人情冷淡,如同轻薄的纱衣一样难以温暖人心;是谁让我骑着马来到这繁华的京城?
在小楼上整夜听着春雨的声音,清晨时深巷中已有卖花人叫卖杏花。
我随意地在短纸上写些草书,阳光照进窗内,我悠闲地煮水品茶。
不要因风尘而感叹自己的清白,趁着清明时节还能回家。
三、赏析
这首诗看似写的是春日的闲适生活,实则蕴含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开篇“世味年来薄似纱”,以极简的语言道出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深切感受,也暗示了他长期被贬、仕途坎坷的现实。接着“谁令骑马客京华?”则是对自己身不由己、被迫入京的不满与自嘲。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春雨绵绵,杏花盛开,正是江南春日的典型景象,然而在这美景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后两联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闲适与超脱。他在小屋里写字、煮茶,看似悠然自得,实则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奈。最后两句“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更是意味深长,表达了他对自身清白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归乡的渴望。
四、总结
《临安春雨初霁》是陆游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寄托情怀、表达心志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老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也感受到了他对国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