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不满百》是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虽未明确署名作者,但因其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被广泛传诵。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思想,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原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贤者爱惜时。
丈夫处世,当使身名俱荣,安能久念此身?
【白话翻译】
人的一生不过百年,却常常担忧千年之后的事。
白天太短,夜晚又漫长,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去游玩呢?
快乐的时候应当及时享受,怎么能等到以后呢?
愚蠢的人只懂得节省,而聪明的人则懂得珍惜时间。
男子汉大丈夫在世上,应当让自己的名声和事业都得到荣耀,怎么能够长久地忧虑自己的身体呢?
【赏析】
《生年不满百》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深刻,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它揭示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道理,鼓励人们珍惜当下,把握现在。诗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句,更是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抒发人生感慨的经典语句。
全诗通过对比“愚者”与“贤者”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及时行乐、不负光阴的推崇。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既有现实主义的色彩,也有一定的超脱与洒脱。
总的来说,《生年不满百》是一首充满智慧与人生感悟的诗作,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