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早孤,养于兄会家。愈生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刻苦读书。七岁能文,十二岁学诗,才思敏捷,文章斐然。性豪放不羁,常以天下事为己任。
及长,登进士第,入仕途。初为监察御史,后因上疏论事,触怒权贵,贬为阳山令。愈性刚直,遇事敢言,虽屡遭挫折,然志节弥坚。元和间,迁国子博士,转中书舍人,复为侍郎。每有奏议,皆切中时弊,深得皇帝信任。
愈尤重师道,尝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倡导古文运动,力反骈文之浮华,提倡质朴自然之文风。所作《师说》,《原道》等篇,皆为千古名文。文辞雄健,义理深刻,开一代文风。
晚年居洛阳,卒年五十七。谥号“文”,世称“韩文公”。门弟子甚众,如李翱、皇甫湜等,皆成大器。其学说与文风影响深远,至今犹为人所景仰。
呜呼!韩公一生,刚正不阿,学问渊博,文章卓绝,真可谓一代文宗也。其精神永垂不朽,其文章光照千秋。后世学者,当以韩公为楷模,承其遗志,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