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

2025-05-22 02:57:31

问题描述:

老子四章原文及翻译,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2 02:57:31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道德经》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作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道德经》由春秋时期的哲学家老子所著,其深邃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宗教和文化发展。其中,“老子四章”是《道德经》中的重要篇章,它不仅体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下是《老子》四章的原文及其白话解析: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白话解析

“道”是可以被描述的,但这种描述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是可以命名的,但这些名称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本质。“道”在未有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道”孕育了万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摒弃欲望来观察“道”的奥妙,也可以通过追求欲望来了解“道”的边界。这两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源自同一个源头,被称为“玄”。深入探究这个“玄”,就能领悟到众多奇妙的道理。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白话解析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陋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当人们都懂得什么是善的时候,恶的概念也随之显现。因此,有与无相互依存,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对比,高与下相互补充,声音相互应和,先后相互伴随。所以,圣人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自行生长而不干预,有所创造却不据为己有,有所成就却不自夸。正是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们的功绩不会消失。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白话解析

不推崇贤能之人,就不会引发民众之间的争夺;不珍视稀有的财物,就不会有人去偷窃;不显露令人贪图的东西,就不会扰乱民心。因此,圣人的治理方式是净化民众的心灵,充实他们的生活,削弱他们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体魄。经常让民众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使那些聪明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采取顺应自然的方式进行治理,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白话解析

“道”空虚无形却无穷无尽地发挥作用。它深邃得像是万物的根源。它能够挫败锋芒,化解纷争,融合光芒,混同尘埃。它清澈得仿佛存在却又难以捉摸。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似乎在天帝之前就已存在。

以上便是《老子》四章的原文及其简要的白话解析。每一章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道德经》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贵指南。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