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温庭筠的生平及其在词坛上的地位。
2. 掌握《菩萨蛮》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3. 学会分析词中的意象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菩萨蛮》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分析词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悉的唐诗引入,简要介绍唐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然后过渡到词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介绍温庭筠的生平及他在词坛上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词的语言美。
2. 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和感情基调。
3. 再次齐读,加深对词的理解。
(三)深入探究
1. 分析词的内容
- 上阕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 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讨论词中的意象
-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金明灭”分别指代什么?
-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3. 探讨艺术手法
- 本词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这些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四)总结归纳
回顾整首词的学习过程,强调其艺术成就和情感表达,并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四、布置作业
1. 背诵《菩萨蛮》。
2. 搜集其他关于温庭筠的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五、板书设计
温庭筠《菩萨蛮》
- 生平简介
- 词的艺术特色
- 场景描写
- 情感表达
- 意象分析
- 小山重叠金明灭
- 象征意义
- 艺术手法
- 修辞运用
- 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温庭筠的《菩萨蛮》,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